【姨在上,我在下】(3)

    2023年9月27日

    (3)

    “来下一个。”

    蓉姨清脆的声音响起,随手甩了甩剪发披风,又招呼下一个小朋友理发。

    “嚯,蓉姨你这速度够快的,我这还没理完发呢,你就下一个了”

    今天的蓉姨一身黑色运动装,素颜,头发束在脑后扎了个高马尾,看起来英姿飒爽。我顺手拍了拍小朋友,示意他洗头。

    “不要心急,慢慢来,先理好再理快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啦,我的大蓉姨。”

    “蓉姨就蓉姨,为什么还要加个大字?”

    蓉姨狠狠瞪我一眼,要不是正在理发,恐怕就要扑上来了。

    “呃哈哈,您年轻着呢,一点也不大。”

    说完我又瞄了眼那胸前的高耸,以前不懂事,偷偷拿过蓉姨的内衣,当时就奇怪,那么大,为什么还那么挺,难道地球重力都不管用的吗?

    上午十点钟,蓉姨开始讲解她的写作课,这是每个周末的固定项目。

    福利院从客观事实上来看,基本吃喝不愁,基本教育不愁,基本穿住不愁。

    每月几块钱零花钱,六一有各市民政局来探望,发点吃的。

    学校里面自带小学、初中、中专。负责养到初中毕业,之后有能力的孩子,可以读自己学校的中专,或者外面的公办高中。

    军事化、封闭化管理,每个班级配一个生活老师,负责照顾日常生活。生活用品按季度发放,,有亲戚的孩子,寒暑假可以接回家。

    如果能考上大学(公办),可以一直承担你的学费和生活费(好像是每个月一千二),一直学习一直供,直到彻底毕业(哪怕你读到博士)。

    只要事实无人抚养,都可以去孤儿院生活。包括被遗弃,父母意外去世,父母服刑等。

    孤儿要有基本生活能力,其他不限。蓉姨的同学里有脑瘫、小儿麻痹、兔唇、肢体缺失、白化病等等等等各类残障儿童,可以说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。

    曾经我也疑惑蓉姨为什么周末要开展写作课,不过来的次数多了,也就明白了。

    师资力量差,老师教一科或者兼职,每个科目小学初中中专各一个,个别科目有兼职。肯定没有名校毕业的,工资低,但是基本铁饭碗。

    到了中专这个阶段,心理问题开始暴露出来。中小学的时候由于身边都是孤儿,并不会感觉自己有什么不同。中专的时候接触到了社会生,对审美、着装、消费习惯、亲情观念、生活以及学习态度都有了一些冲击。对于个人经历所带来的自卑,以及自负心态,都开始有所显露。

    对我们来说,在生存能力、自律能力、抗压能力、纪律性上,是优于社会上成长的孩子的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人文交流,沟通方式,两性观念这些。表现的会差一些。不懂的朋友,可以用军营与社会,这种对比情况来进行参考。

    蓉姨开展的写作课,生字、生词一概不教,反而注重阅读理解、作文以及逻辑思维。

    “上次布置的作业大家交给李远叔叔,小远,一会你批改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吧蓉姨,我也想听你的课呀”

    “听呗,好好批改作业,回头姨给你开小灶。”

    讲台上的蓉姨少了几分妩媚,多了几分从容,我只好乖乖听话开始批改作业。

    “咱们先把手头上的课本放下,今天讲课的主题呢,讲一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。”

    “我个人认为,中国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:它以最小的成本,把极其昂贵的,中国古典文化的士大夫精英们的思想精华都保留了下来,用没有门槛的方式,传递给了所有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人。

    你会发现只要你踏踏实实学完中学语文,你会得到非常夯实的审美、认知、方法、策略;甚至是政治格局和家国责任的培养和训练。

    这些两千多年里大浪淘沙,淘出来的思想精华,具有极高的认知、审美和眼界拓展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蓉姨顿了顿,喝了口水,我虽然在批改作业,却也在悄咪咪的关注着蓉姨。

    “其实在历史上,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,要获得这样的教育培养,门槛是非常高的,是贵族式的精英教育。

    从四书五经、汉乐府诗、到唐诗宋词元曲;

    从孔孟诸子百家、到唐宋八大家;

    从世俗爱情,到学习之道,从个人修养,到家国天下、甚至是宇宙哲学等;

    这段集合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精华的教育,会把你培养成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。

    发```新```地```址

    5X6X7X8X点.C.0.m

    这样的训练,在历史上是垄断的,是稀缺的,是昂贵的。

    但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里,它就被写在了每个人的课本里,只要上过学,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,都能被熏陶到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我自己也是在十几年后,经历过东西方的教育之后,渐渐回味过来这样的基础教育,有多受益,多珍贵。”

    “接下来呢老师试着从“爱情认知、学习方法、家庭教育、社会责任、政治素养、宇宙哲学等”各个角度总结一下。”
【1】【2】【3】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