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,心慈手软倒也不是坏事,可她偏偏身居尊位,如此优柔寡断,着实是祸非福。
秦桧只好道:“皇后虽然仁慈,但已然接定陶王入宫,养在膝下,又不立他为嗣,才是害了他。”
班超道:“既然卷进宫闱之中,只怕由不得定陶王,也由不得她了。”
程宗扬点了点头。两人说得不错,此事已经由不得赵飞燕怎么想了。
王蕙道:“以妾身之见,天子如今虽是高居九重,实乃危若累卵。有朝一日风云变色,只怕天下动荡。”
程宗扬皱眉道:“真有这么危险?”
秦桧、班超都微微点头。
难道汉国政局真会大变?程宗扬脑中也曾经闪现过类似的念头,但都被他自己否决了。他的理由非常简单,自己身处的六朝虽然乱如一团麻,但依稀还有脉络可寻。如果刘骜是汉元帝,那么他还有二十年好活。如果他是汉桓帝,那么他会在与外戚的血腥搏杀中大获全胜,一举屠灭梁氏。
倒是如今声势煊赫的吕氏,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历史中。无论它是历史上的吕雉族人,还是盛极一时的跋扈将军梁冀,最终的下场都是身死族灭。所以凭借历史得来的经验,他虽然不看好天子,却从来没想过吕氏能赢。
王蕙和秦桧、班超等人都没有自己所具有的历史知识,但他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:天子面临的局面,非常不乐观。
自己应该相信历史经验,还是相信他们的判断呢?
这个问题不需要考虑太久,程宗扬很快就作出决定,“韩玉,你去安排,先把哈爷和剧大侠送到舞都。如果局势有变,就撤出汉国。”
“临安还是建康?”
“江州。”
无论临安还是建康都不保险,最安全的地方只有江州。
“还有一件事。”蒋安世作为迎接定陶王的副手,此时也在座,“江都王那个太子是和颍阳侯一起来的,但颍阳侯走的时候并没有和他一道。江都王邸那个车夫我认识,他说江都王太子先去了襄邑侯府和北宫,然后才去的颍阳侯府。”
在座的都是心思敏捷之辈,班超道:“如此看来,吕家姊弟里面,吕冀很可能支持刘建,而吕不疑对刘建并不以为然。”
王蕙道:“太后呢?”
“太后不会选刘建。”秦桧道:“刘建已经娶妻生子。如果可能,太后更想选一个稚子,若非定陶王已经进了南宫,去迎接定陶王的,也许就是永安宫的使者了。”
程宗扬忽然道:“如果太后选的是刘建的儿子呢?”
众人目光齐齐看了过来。程宗扬耸了耸肩,“我就这么一说。其实,太后与黑魔海关系也不怎么好,黑魔海的人还差点儿杀了吕奉先。太后没道理会支持黑魔海的暗棋。”
秦桧道:“不管太后选的是谁,定陶王入京之后,诸侯必定人心浮动。”
程宗扬笑道:“诸侯人心浮动,但老秦你既然回来,咱们的人心可就安定下来了。蒋大哥,你和兄弟们路上都辛苦了,先歇息两天。这几日车马行生意好得爆表,过两天可有得你们忙了。”
蒋安世笑道:“遵令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众人离开,程宗扬单独把秦桧留了下来。
“……现在七块玉牌全都对上了。但岳帅的用意是什么,我们一点头绪都没有。”
看着案上的玉牌和皮卷,秦桧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。
“四哥推测,这些玉牌是从一块玉璧上切下来的,周围还有切割的痕迹。”
“这上面的花纹,属下以前见过。”秦桧道:“汉国宗室的玉牒,就刻有这种纹饰。”
程宗扬愕然道:“不会吧?”
“切去的部分应该有姓名和谱系。”
秦桧用手指蘸了点茶水,在排好的玉牌周围画了一个圆,“大小和形制都十分接近。”
“这是哪位皇子出生的玉牒?这么倒霉,被岳帅抢过来大卸八块,还刻成这鸟样。”
“也许是哪位天子。”
程宗扬怔了许久,“岳帅干嘛要这么做?”
“不知道。也许玉牒上的内容对岳帅来说很重要吧。”秦桧道:“若是君侯在此,当能看出一二。”
朱老头和小紫一走就杳无音信,不知道他们和巫宗的御法天王谈得怎么样,黑魔海的大祭是不是还要推迟,死丫头有没有不高兴……
“究竟是谁的玉牒?”
“只怕要把兰台清点一遍才能知道。”
“不会是殇侯的吧?”
秦桧咳了一声,“君侯玉牒尚在。”
程宗扬突发奇想,“能不能把殇侯的玉牒拿出来看一下?”
秦桧苦笑道:“属下试试吧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次日一早,赵飞燕带着刘欣前往永安宫,给太后请安。刘欣第一次进宫,看什么都好奇,尤其是经过连接两宫的复道时,小家伙兴奋得到处乱跑,见什么摸什么。盛姬生怕皇后不豫,赶紧拉住他一只手,刘欣还趔着身子,非要去摸桥上的雕刻。
赵飞燕笑道:“定陶王还小,莫拘束了他。”
盛姬感激的看了她一眼,“是。”
太后给定陶王赐了座,温和地问了途中是否顺利,然后又赏赐了一些幼儿用的物品,微笑道:“哀家这里的小儿物件,都是放了多年的,一直未能赏出去,定陶王莫要嫌这些物件不时新便好。”
刘骜两个幼子刚出生便即夭折,皇后又一直无出。太后这番话,赵飞燕和盛姬都无话可接,只能讪讪应是。
“定陶王身边的使唤人可够吗?”
赵飞燕
秦桧只好道:“皇后虽然仁慈,但已然接定陶王入宫,养在膝下,又不立他为嗣,才是害了他。”
班超道:“既然卷进宫闱之中,只怕由不得定陶王,也由不得她了。”
程宗扬点了点头。两人说得不错,此事已经由不得赵飞燕怎么想了。
王蕙道:“以妾身之见,天子如今虽是高居九重,实乃危若累卵。有朝一日风云变色,只怕天下动荡。”
程宗扬皱眉道:“真有这么危险?”
秦桧、班超都微微点头。
难道汉国政局真会大变?程宗扬脑中也曾经闪现过类似的念头,但都被他自己否决了。他的理由非常简单,自己身处的六朝虽然乱如一团麻,但依稀还有脉络可寻。如果刘骜是汉元帝,那么他还有二十年好活。如果他是汉桓帝,那么他会在与外戚的血腥搏杀中大获全胜,一举屠灭梁氏。
倒是如今声势煊赫的吕氏,根本就不应该存在于历史中。无论它是历史上的吕雉族人,还是盛极一时的跋扈将军梁冀,最终的下场都是身死族灭。所以凭借历史得来的经验,他虽然不看好天子,却从来没想过吕氏能赢。
王蕙和秦桧、班超等人都没有自己所具有的历史知识,但他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:天子面临的局面,非常不乐观。
自己应该相信历史经验,还是相信他们的判断呢?
这个问题不需要考虑太久,程宗扬很快就作出决定,“韩玉,你去安排,先把哈爷和剧大侠送到舞都。如果局势有变,就撤出汉国。”
“临安还是建康?”
“江州。”
无论临安还是建康都不保险,最安全的地方只有江州。
“还有一件事。”蒋安世作为迎接定陶王的副手,此时也在座,“江都王那个太子是和颍阳侯一起来的,但颍阳侯走的时候并没有和他一道。江都王邸那个车夫我认识,他说江都王太子先去了襄邑侯府和北宫,然后才去的颍阳侯府。”
在座的都是心思敏捷之辈,班超道:“如此看来,吕家姊弟里面,吕冀很可能支持刘建,而吕不疑对刘建并不以为然。”
王蕙道:“太后呢?”
“太后不会选刘建。”秦桧道:“刘建已经娶妻生子。如果可能,太后更想选一个稚子,若非定陶王已经进了南宫,去迎接定陶王的,也许就是永安宫的使者了。”
程宗扬忽然道:“如果太后选的是刘建的儿子呢?”
众人目光齐齐看了过来。程宗扬耸了耸肩,“我就这么一说。其实,太后与黑魔海关系也不怎么好,黑魔海的人还差点儿杀了吕奉先。太后没道理会支持黑魔海的暗棋。”
秦桧道:“不管太后选的是谁,定陶王入京之后,诸侯必定人心浮动。”
程宗扬笑道:“诸侯人心浮动,但老秦你既然回来,咱们的人心可就安定下来了。蒋大哥,你和兄弟们路上都辛苦了,先歇息两天。这几日车马行生意好得爆表,过两天可有得你们忙了。”
蒋安世笑道:“遵令!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众人离开,程宗扬单独把秦桧留了下来。
“……现在七块玉牌全都对上了。但岳帅的用意是什么,我们一点头绪都没有。”
看着案上的玉牌和皮卷,秦桧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。
“四哥推测,这些玉牌是从一块玉璧上切下来的,周围还有切割的痕迹。”
“这上面的花纹,属下以前见过。”秦桧道:“汉国宗室的玉牒,就刻有这种纹饰。”
程宗扬愕然道:“不会吧?”
“切去的部分应该有姓名和谱系。”
秦桧用手指蘸了点茶水,在排好的玉牌周围画了一个圆,“大小和形制都十分接近。”
“这是哪位皇子出生的玉牒?这么倒霉,被岳帅抢过来大卸八块,还刻成这鸟样。”
“也许是哪位天子。”
程宗扬怔了许久,“岳帅干嘛要这么做?”
“不知道。也许玉牒上的内容对岳帅来说很重要吧。”秦桧道:“若是君侯在此,当能看出一二。”
朱老头和小紫一走就杳无音信,不知道他们和巫宗的御法天王谈得怎么样,黑魔海的大祭是不是还要推迟,死丫头有没有不高兴……
“究竟是谁的玉牒?”
“只怕要把兰台清点一遍才能知道。”
“不会是殇侯的吧?”
秦桧咳了一声,“君侯玉牒尚在。”
程宗扬突发奇想,“能不能把殇侯的玉牒拿出来看一下?”
秦桧苦笑道:“属下试试吧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次日一早,赵飞燕带着刘欣前往永安宫,给太后请安。刘欣第一次进宫,看什么都好奇,尤其是经过连接两宫的复道时,小家伙兴奋得到处乱跑,见什么摸什么。盛姬生怕皇后不豫,赶紧拉住他一只手,刘欣还趔着身子,非要去摸桥上的雕刻。
赵飞燕笑道:“定陶王还小,莫拘束了他。”
盛姬感激的看了她一眼,“是。”
太后给定陶王赐了座,温和地问了途中是否顺利,然后又赏赐了一些幼儿用的物品,微笑道:“哀家这里的小儿物件,都是放了多年的,一直未能赏出去,定陶王莫要嫌这些物件不时新便好。”
刘骜两个幼子刚出生便即夭折,皇后又一直无出。太后这番话,赵飞燕和盛姬都无话可接,只能讪讪应是。
“定陶王身边的使唤人可够吗?”
赵飞燕